央行降准为何没有提振A股 市场预期降息不远
发表日期:2015/4/21 10:55:25 新浪财经
    王子约李隽周艾琳

    经过一个“喧嚣”的周末,上证综指成交量昨日首现“爆表”,部分行情软件中的总成交金额因技术原因,停滞在了“10000亿元”这个数字上,而实际成交金额为11476.01亿元。上证综指盘中触及七年新高后“跳水”,最终与深证成指一道下跌超过1%。

    对于昨日A股的走势,新华社以《受消息面影响市场情绪跌宕沪市单日成交创天量首破万亿元》为题发文称:“降准并未给A股带来预料之中的提振。”“始于'新国九条’颁布、发力于央行[微博]降息的本轮牛市,始终呈现资金面和政策面双轮驱动的特征。而在多数市场人士看来,A股这一格局并未因阶段调整而发生改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会觉得这次降准力度大,但事实上并不见得如此。”

    他认为,此次降准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从力度来看,转型升级犹如“脱胎换骨”,需要一个平稳的宏观环境,因此必须动用有效手段快速止住下行;从时间上看,政策有一定的滞后性,虽说降准一个百分点可测算出释放逾万亿元流动资金,但这些资金并不能立刻落实到账面上,实际释放的流动性大小可能没有那么大。

    “某些大资金借降准出货”

    稳增长为何一来就出“重拳”?

    “一季度以来导致经济下行的主要是传统的重化工业部门,而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增长势头良好。各种创新活动也在蓬勃开展。”刘培林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如果宏观经济整体速度过快下滑,新的经济增长点恐怕难以独善其身,甚至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堪称世界性的难题,既有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反商业周期一样的共同点,还有后发国家追赶周期阶段转换带来的独特的经济管理难题,这一难题就是由高速追赶的平台期向中高速转换时期消化大量超额供给能力和引导形成客观的增长预期。

    刘培林表示,毫无疑问,这次降准是多方调研和审慎权衡后做出的决策。在他看来,今后一个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是要托稳转型升级的舞台。

    一些机构按照一般性存款余额110万亿元规模测算,本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在1万亿元以上,考虑到额外多降的部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望达到1.5万亿元。

    然而,就如新华社所述:“降准并未给A股带来预料之中的提振。”对次,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有大资金趁着央行降准的利好消息出货兑现收益,而更重要的恐怕是多数券商融资额度告急,投资者无法融资买入,在巨量成交下导致多空力量失衡。此外,《证券法》修订草案昨日上会初审,新股发行注册制脚步的临近,使市场对于扩容压力增大的预期增强。

    多名投资者昨日收盘后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当天想融资买入,但是交易系统都无法执行;也有投资者称,昨日上午依然可以融资买入,但下午想抄底补仓就已经无法买入了。

    华南一位券商高管认为,上述原因也是A股“跳水”的重要原因,他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成交额很大,融资盘无法买入,导致买卖盘失衡就引发暴跌。融资买入的时候要看投资者所在券商资金池的状况,而资金池不断波动,紧张的话投资者就很可能无法融资。现在就是少数几家大券商的额度还有,其他大部分券商都逼近了上限。”

    广州一位私募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成交创出新高,又有央行降准的利好兑现,明显是某些大资金在抛售南北车等“中字头”股票,巨大的获利盘兑现收益引发了指数“跳水”。

    市场预期降息不远

    新常态下的中国货币投放机制也发生了变化。梳理数据可发现,以往贸易账户项和资本账户项下双双大幅度顺差。最近几年,中国贸易账户的顺差明显收窄,2014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超过了引进的外资。

    由此可判断,经由对冲官方储备增加而发放的货币就明显减少了。可以说这是向常态回归的正常进程,但这个进程也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就目前情况看,经由对冲机制发放的货币降幅很大,所以,需要通过其他机制适当加以缓冲。

    刘培林认为,政策用力“猛不猛”,这涉及到宏观经济管理的方法论问题。宏观经济管理和其他领域的创新一样,可以说每次面对的都是不一样的问题,每次都是试错,需要在众多目标之间谨慎拿捏,取得平衡。“固然有产能过剩问题,一脚把刹车踩到底,是否就一定是最好的办法?恐怕不一定。”他说,产能过剩的风险需要释放,但是释放的节奏很有讲究。有驾驶经验的人知道,其实刹车时效果更好的方式是,轻轻刹一脚,松一下,紧跟着再刹。

    有机构分析称,目前政策正在形成强改革与宽货币新组合,预计二季度加码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此外,地方债替换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专项债券超市场预期,稳增长决心显现。

    央行降准后,降息是否也不远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稳增长’成为二季度的工作重心,政策力度会加大。我们依旧维持年内央行还将降息2~3次的预测,并根据外汇占款等流动性指标适时降准。如果就像以前政府说的,在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没有用的话,那二季度就是这样的时机,要把这些工具拿出来用。”

    民生宏观分析指出,降准主要针对银行间利率,降息对降低实体利率更有效。预计降准之后,降息将很快出现,而且降息的空间比降准更大。

    章俊表示,在二季度加大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可以为三季度对政策进行相应调整预留空间和时间,比如经济增长依旧没有太大起色,或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然后四季度才能平稳增长从而最后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因此二季度是推行温和刺激的重要窗口。

    政策为市场提供持续热点

    虽然A股昨日尾盘“跳水”,但多数分析认为,牛市格局并未发生改变,后市仍有机会。

    华林证券分析师胡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成交量创出历史天量,市场收出中阴线,并非行情见顶特征。“从历史经验看,天量见顶概率不大,更可能的情况是,市场分歧加大,4300点区域换手充分后,仍有机会创新高,但投资者需要提防市场的结构性风险,目前多数股票都已经高估。”他表示。

    广东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认为,超万亿元成交量对牛市中期非常有利,意味着资金很有激情,但短期动荡难免,“不过,就算股指在这个位置附近展开动荡,基本上也会在一个月内完成,然后继续牛市征途,一旦风险连续释放,市场又将酝酿新的生机。”

    显然,除资金面外,政策面也持续向好。本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发改委高层透露,《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于近期出台。市场普遍认为,改革重点明确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持续的投资热点和机会。

    今年经济增速任务为7%,有学者按目前经济结构推算,出口疲软且改善方法不多,预计最多贡献一个百分点;投资贡献和消费业分别占三个百分点左右。由此,二季度投资和消费能否呈现亮点将是经济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工业和投资的快速下跌无疑使还未完成转型的中国经济出现衔接期“尴尬”。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4%,低于去年全年的8.3%,以及去年同期的8.6%。一季度投资增速为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比去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新兴消费、就业、能耗等数据表现亮眼。不少学者表示,此时更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为经济彻底转型争取时间。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