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资金外退内进 230亿外资逃离 融资热情重燃
发表日期:2015/11/12 10:16:35 新浪财经
资金“内进外退”
自10月以来,上证指数持续上升,从10月8日的3143.36点到11月11日3650.25点,上升幅度达16.13%。行情带动了投资者热情,近期融资业务再次升温,11月融资净买入超过千亿,11月9日净买入额创出历史新高,不过券商对于风险控制并没有放松,杠杆比例控制较为严格。在内地投资者热情升温下,外资却在离场,截至11月11日,沪股通连续17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出,创出历史最长时间净流出,净流出额达到230亿元,外资除了获利逃离外,也是因为美元加息预期升温等因素担心A股走弱。
导读
对于外资大规模撤出资金,香港一名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主要还是因为外资看淡中国市场,因为近期的经济数据欠佳。”在他看来,美联储的议息也是另一因素。“若美国加息,会令美汇加强,吸引资金流往美元资产。或会令外资沽人民币资产,该买美元资产。”
本报记者 谭楚丹 深圳报道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自10月以来,上证指数持续上升,从10月8日的3143.36点到11月11日3650.25点,上升幅度达16.13%。
然而,内地与境外投资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两融余额规模从10月22日站上“万亿”,12天后突破1.1万亿,多名券商人士透露10月以来融资热情回升。另一厢,沪股通遭遇外资的“撤离”,连续17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出”。
A股行情面临境内、外投资者的重大分歧。
申万宏源(11.83, -0.07, -0.59%)分析师李慧勇分析指出,在年内美联储加息概率骤增,中美央行[微博]政策分化,人民币贬值压力累积的背景下,风险资产受到冲击,资金又开始流出中国市场,预计资金流出中国市场的局面将维持较长时间。
A股融资热再起
11月9日,两融净买入额331.92亿,成为今年以来最大一笔买入额,当天余额在9月以来首次“重返”1.1万亿。
“现在客户融资意愿很强,融资情绪恢复很快,营业部有很多客户愿意开融资账户。我个人近日已有3名客户开两融账户;若是年中,客户基本出逃市场。”华南一家上市券商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
深圳一家上市券商一名两融业务人士表示,自9月起,融资情绪有回暖的迹象,近期客户融资意愿很高。
伴随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有券商大规模调整两融标的担保折算率。
据了解,中信证券(20.41, -0.45, -2.16%)分别在10月底、11月初对标的股进行调整。第一次公司对727只标的股进行调整,其中率先上调蓝筹股折算率,上调中国银行(4.05, -0.05, -1.22%)(601988.SH)、建设银行(5.78, -0.08, -1.37%)(601939.SH)、华泰证券(21.73, -0.05, -0.23%)(601688.SH)、光大证券(26.41, -1.05, -3.82%)(601788.SH)至0.7。第二次则对76只标的股上调折算率,其中有40只为中小创标的,上调后76只股票折算率分别为0.2、0.3、0.4不等。
此举是两融业务的“放宽”迹象,还是“逆周期调整”?对此,上述深圳上市券商两融业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逆周期调整与否,要根据各家判断。“逆周期调整的前提是市场疲弱,市场见到底部。但我倾向中信证券的做法,目前市场有比较好的基础,后续也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个别券商上调折算率外,在杠杆方面,券商态度仍然谨慎。“我们杠杆倍数没有变。”上述华南上市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据了解,多家券商普遍把杠杆倍数控制在1:1,甚至0.7-0.8。
11月11日,平安证券[微博]下调两融业务“红线”,公司把警戒线调整为150%,平仓线调整为130%,紧急平仓线定为115%。
据了解,自7月1日两融业务新规颁布后,多家券商已下调维持担保比例。华泰证券营业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称,公司将追保维持担保比例由150%下调至135%,平仓线为130%。
上述深圳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表示,“维持担保比例不属于逆周期调整的范畴,只是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7月1日后有大批券商进行调整,平安证券这次动作与那时券商的动作一脉相承,现在没有进一步的监管动向。”
对于上证指数目前点位,有市场人士担心若遇到调整是否会出现7月的情况。
多名券商人士均表示两融在可控范围内。上述华南上市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市场即使出现调整,出现6-7月无流动性情况概率较小。在流动性保证下,融资客遇到调整时会及时止损、割肉。
沪股通连续17日资金流出或因美联储议息
内地投资者热情似火,境外资金却有其他的顾虑。
根据WIND对沪股通的统计,11月11日已是沪股通连续第17个交易日净流出,在此期间,沪股通净流出资金合计230亿元。
尤其在11月4日至今阶段,沪股通日均流出规模接近翻倍,平均每天流出48.70亿元;而在10月,日均流出资金仅为25.13亿元。
根据东方财富(65.200, -1.01, -1.53%)统计,在这17个交易日内,前十大“资金净流出”股中,有5只银行股、1只证券股、2只保险股;大金融板块占去80%。
其中,中国平安(35.52, -0.32, -0.89%)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34.35亿元;招商银行(18.38, -0.06, -0.33%)排名第二,净流出20.14亿元;民生银行(8.86, -0.04, -0.45%)紧跟其后,净流出16.50亿元。
对于外资大规模撤出资金,香港一名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主要还是因为外资看淡中国市场,因为近期的经济数据欠佳。”
在他看来,美联储的议息也是另一因素。“若美国加息,会令美汇加强,吸引资金流往美元资产。或会令外资沽人民币资产,该买美元资产。”
申万宏源分析师李慧勇亦有相似的观点,他指出美国10月非农数据非常强劲,经济数据向好支持加息,期货市场显示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已上升70%,由此美元指数走强,美债收益率走高,风险资产受到冲击。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货币承压,WTI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资金外流压力增大。
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国央行实行资产质押再贷款扩围,再加上双降政策,有助于增强市场对经济企稳和流动性稳定的预期,但同时也增强了人民币隐含的贬值压力。由于人民币11月底即将进行SDR评估,央行注重人民币汇率的维稳,短期内预期不会触发汇率风险。但长期来看,若中国经济基本面不能企稳回升,则因为中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而增加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很可能触发资金外流。
中投证券分析师张捷表示,从阶段节奏上来看,四季度下半段,伴随美联储加息脚步迫近,资金对新兴市场风险偏好或将逐步下降,资金流出压力重现。他预计12月加息后,明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大概率还是资金流出态势。
(编辑:张星)
自10月以来,上证指数持续上升,从10月8日的3143.36点到11月11日3650.25点,上升幅度达16.13%。行情带动了投资者热情,近期融资业务再次升温,11月融资净买入超过千亿,11月9日净买入额创出历史新高,不过券商对于风险控制并没有放松,杠杆比例控制较为严格。在内地投资者热情升温下,外资却在离场,截至11月11日,沪股通连续17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出,创出历史最长时间净流出,净流出额达到230亿元,外资除了获利逃离外,也是因为美元加息预期升温等因素担心A股走弱。
导读
对于外资大规模撤出资金,香港一名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主要还是因为外资看淡中国市场,因为近期的经济数据欠佳。”在他看来,美联储的议息也是另一因素。“若美国加息,会令美汇加强,吸引资金流往美元资产。或会令外资沽人民币资产,该买美元资产。”
本报记者 谭楚丹 深圳报道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自10月以来,上证指数持续上升,从10月8日的3143.36点到11月11日3650.25点,上升幅度达16.13%。
然而,内地与境外投资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两融余额规模从10月22日站上“万亿”,12天后突破1.1万亿,多名券商人士透露10月以来融资热情回升。另一厢,沪股通遭遇外资的“撤离”,连续17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出”。
A股行情面临境内、外投资者的重大分歧。
申万宏源(11.83, -0.07, -0.59%)分析师李慧勇分析指出,在年内美联储加息概率骤增,中美央行[微博]政策分化,人民币贬值压力累积的背景下,风险资产受到冲击,资金又开始流出中国市场,预计资金流出中国市场的局面将维持较长时间。
A股融资热再起
11月9日,两融净买入额331.92亿,成为今年以来最大一笔买入额,当天余额在9月以来首次“重返”1.1万亿。
“现在客户融资意愿很强,融资情绪恢复很快,营业部有很多客户愿意开融资账户。我个人近日已有3名客户开两融账户;若是年中,客户基本出逃市场。”华南一家上市券商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
深圳一家上市券商一名两融业务人士表示,自9月起,融资情绪有回暖的迹象,近期客户融资意愿很高。
伴随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有券商大规模调整两融标的担保折算率。
据了解,中信证券(20.41, -0.45, -2.16%)分别在10月底、11月初对标的股进行调整。第一次公司对727只标的股进行调整,其中率先上调蓝筹股折算率,上调中国银行(4.05, -0.05, -1.22%)(601988.SH)、建设银行(5.78, -0.08, -1.37%)(601939.SH)、华泰证券(21.73, -0.05, -0.23%)(601688.SH)、光大证券(26.41, -1.05, -3.82%)(601788.SH)至0.7。第二次则对76只标的股上调折算率,其中有40只为中小创标的,上调后76只股票折算率分别为0.2、0.3、0.4不等。
此举是两融业务的“放宽”迹象,还是“逆周期调整”?对此,上述深圳上市券商两融业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逆周期调整与否,要根据各家判断。“逆周期调整的前提是市场疲弱,市场见到底部。但我倾向中信证券的做法,目前市场有比较好的基础,后续也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个别券商上调折算率外,在杠杆方面,券商态度仍然谨慎。“我们杠杆倍数没有变。”上述华南上市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据了解,多家券商普遍把杠杆倍数控制在1:1,甚至0.7-0.8。
11月11日,平安证券[微博]下调两融业务“红线”,公司把警戒线调整为150%,平仓线调整为130%,紧急平仓线定为115%。
据了解,自7月1日两融业务新规颁布后,多家券商已下调维持担保比例。华泰证券营业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称,公司将追保维持担保比例由150%下调至135%,平仓线为130%。
上述深圳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表示,“维持担保比例不属于逆周期调整的范畴,只是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7月1日后有大批券商进行调整,平安证券这次动作与那时券商的动作一脉相承,现在没有进一步的监管动向。”
对于上证指数目前点位,有市场人士担心若遇到调整是否会出现7月的情况。
多名券商人士均表示两融在可控范围内。上述华南上市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市场即使出现调整,出现6-7月无流动性情况概率较小。在流动性保证下,融资客遇到调整时会及时止损、割肉。
沪股通连续17日资金流出或因美联储议息
内地投资者热情似火,境外资金却有其他的顾虑。
根据WIND对沪股通的统计,11月11日已是沪股通连续第17个交易日净流出,在此期间,沪股通净流出资金合计230亿元。
尤其在11月4日至今阶段,沪股通日均流出规模接近翻倍,平均每天流出48.70亿元;而在10月,日均流出资金仅为25.13亿元。
根据东方财富(65.200, -1.01, -1.53%)统计,在这17个交易日内,前十大“资金净流出”股中,有5只银行股、1只证券股、2只保险股;大金融板块占去80%。
其中,中国平安(35.52, -0.32, -0.89%)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34.35亿元;招商银行(18.38, -0.06, -0.33%)排名第二,净流出20.14亿元;民生银行(8.86, -0.04, -0.45%)紧跟其后,净流出16.50亿元。
对于外资大规模撤出资金,香港一名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主要还是因为外资看淡中国市场,因为近期的经济数据欠佳。”
在他看来,美联储的议息也是另一因素。“若美国加息,会令美汇加强,吸引资金流往美元资产。或会令外资沽人民币资产,该买美元资产。”
申万宏源分析师李慧勇亦有相似的观点,他指出美国10月非农数据非常强劲,经济数据向好支持加息,期货市场显示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已上升70%,由此美元指数走强,美债收益率走高,风险资产受到冲击。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货币承压,WTI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资金外流压力增大。
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国央行实行资产质押再贷款扩围,再加上双降政策,有助于增强市场对经济企稳和流动性稳定的预期,但同时也增强了人民币隐含的贬值压力。由于人民币11月底即将进行SDR评估,央行注重人民币汇率的维稳,短期内预期不会触发汇率风险。但长期来看,若中国经济基本面不能企稳回升,则因为中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而增加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很可能触发资金外流。
中投证券分析师张捷表示,从阶段节奏上来看,四季度下半段,伴随美联储加息脚步迫近,资金对新兴市场风险偏好或将逐步下降,资金流出压力重现。他预计12月加息后,明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大概率还是资金流出态势。
(编辑:张星)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
相关文章
- 股市反弹私募顺势调仓 增机械电子减医药2015/11/12
- 三大证券报解读习近平讲话 为股市未来发展指明方向2015/11/12
- 徐斌:股市是新经济增长最重要抓手2015/11/11
- 股市11月首周新增30万投资者 环比降11%2015/11/11
- 从熊市噩梦到反弹先锋 股市暴跌以来分级基金首现上折2015/11/9
- 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 上海银行被银监局处罚20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