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五 提升GDP含金量 保持制造业占比25%
发表日期:2015/12/25 13:59:17 兰格钢铁
    本报记者刘东实习记者储靖纶上海报道

    12月24日,《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公布,上海市市长杨雄对规划作了说明。

    对上海来说,“十三五”的主要奋斗目标,是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提出,GDP初步考虑的目标是在6.5%以上,但同时对含金量要求更高。上海还是为数不多的对制造业的比重进行要求的城市。

    GDP初步目标6.5%

    杨雄在作说明时指出,从上海看,要实现2020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番目标,未来五年年均增速需达到6.9%左右。要保持这样的增速,难度不小。目前,初步考虑的目标是年均增长6.5%以上。

    杨雄表示,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要守住底线,上海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必要又有可能达到的速度,大体上与全国保持同步,同时含金量要更高;二要留有余地,从实际出发,不片面追求GDP增速和总量,为创新发展、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营造宽松环境、留出更大空间;三要提质增效。

    杨雄说,根据预计,保持6.5%以上年均增长率,可以使各方面比例关系较为协调,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这是否意味着上海翻番的目标无法实现?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权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6.5%对上海来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问题不大。但上海和全国平均水平不一样,目前上海GDP体量和人均收入都比较高,进入高经济体阶段,因此和全国平均增速相比应该说是两个概念。此外,“十三五”期间,如果处理得好,经济增速仍有可能高于6.5%。

    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石良平也认为,上海现在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而每个地区的GDP的指标是不一样的,上海的GDP目标虽然基本与全国的目标持平,但含金量明显要高。

    此外,上海还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加快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等目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上海也有所提高,提出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

    在民生方面,上海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

    明确制造业占比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建议》中明确,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保持先进制造业合理比重和规模。

    杨雄在作说明的时候说,“十三五”时期,上海制造业比重将力争保持在25%左右,关键是要推动制造业整体升级,不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上海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十三五”期间,对制造业占比有所要求的省市。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思政此前表示,上海未来的制造业比重仍应该保持在30%至35%,不仅是“十三五”,可能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这一比重。这主要是由全球趋势、上海的特点和发展目标所决定的。

    对此,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石良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方面是上海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在以前,上海集中发展“四个中心”,重心在发展服务业。而制造业大部分是钢铁、水泥、化学等高污染的企业,土地产出效益差。

    石良平说,近几年上海市政府在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但现在上海的制造业比重过低,而上海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创新中心,而创新中心的载体是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所以,要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比例,不能低于30%的红线。

    对此,杨雄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大都市再次重视制造业发展,以避免产业空心化。上海一直是工业重镇,又有广大郊区和大量就业人口,必须发展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合理规模和比重。目前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降到30%以下,并处于下降趋势中。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测算,现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占比大概在7:3,为推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上海经信委还提出了双驱动。

    权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上海的一项重点推进互联网+制造业,目前上海互联网+更多体现在服务业上。

    石良平说,目前,上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工作的重点在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上,要提高跟中国制造2025相匹配的产业的比重。目前,上海的高端制造业已初现规模,例如航天航空等,一些大的机器人(71.430,-0.56,-0.78%)生产总部也落户在上海。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