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高质量时期的低碳阶段,而标准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工具和技术支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认为,标准是节能降耗的调节阀,标准是环境保护的硬约束,标准是绿色制造的催化剂,要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9月25日,在2021(第三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李新创认为,标准支撑和引领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为化解过剩钢铁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为推动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且是绿色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
李新创强调,标准化是质量提升的“牛鼻子”,只有有效发挥标准化对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质量才能提得起来,升得上去。
解决产业技术基础问题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问题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最硬核的制造业之一,稳定支撑着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前主席、星闪联盟理事长张晓刚指出,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应着力解决产业技术基础问题。这就需要依靠行业头部企业的原始创新,甚至是颠覆式创新。另一方面,应重点解决产业质量技术基础问题,即科学实验验证能力问题。从具体解决方案来看,一是用标准+检验检测结合数字技术,实现产品质量均等化,从而实现数据互认;二是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实现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化。
“在数字技术应用中实现数据互认、标准互认、认可互认是解决钢铁行业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关键。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结束后,中国钢铁企业会在差异化竞争上有区别,而不是仅仅在规模上的区别。”张晓刚说。
中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亟需标准支撑
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纲指出,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强音,需加快标准的迭代升级。在标准供给侧结构性深刻变革中,团体标准将扮演重要角色,需加快推进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体系的形成。
李新创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亟需标准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钢铁工业标准化工作应重点抓好三个方向:一是研究并构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按照体系框架要求,逐步有序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二是着眼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满足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的需要,立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节能、节材、节水及减排等标准的制定实施,加快标准升级步伐,通过标准严起来、高起来、快起来,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工业报)
-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LGMI)第04周(24.1.22-1.26)2024/1/26
- 兰格钢铁热卷供需分析(一月第四周)2024/1/26
- 兰格钢铁中厚板供需分析(一月第四周)2024/1/26
- 泰山钢铁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项目炼钢工程中标2024/1/26
- 中国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给水管道不锈钢内衬修复工程技术规程》通过审查2024/1/26
- 兰格钢铁钢坯供需分析(一月第四周)20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