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照明灯、现场没有员工工作……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涌动的浪潮中,吕梁建龙厂区内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吕梁建龙优质棒线材工程项目、2#转炉连铸工程、全厂水处理中心、200㎡烧结余热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项目的陆续投产,如何高效保障公司各工序的循环水泵房、水处理、余热发电的运行操作与设备维护成为能源管理的焦点问题。
对此,吕梁建龙能源中心依托智慧水务、集控建设,实现了车间无人化,不仅实现增加工序不增人,还可年创效46.7万元。
矾花视镜
实现无人精准控制
如何实现废水完美处理是吕梁建龙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而絮凝沉淀是废水零排放系统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控制絮凝沉淀工艺的加药量。为此,该公司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尝试以智能化设备取代传统人工加药。
“矾花视镜”智能加药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营,使通过肉眼观察矾花、浊度,凭经验定时、定量投加的人工作业成为历史。
△深度处理加药间
该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学习智能算法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识别矾花形貌以及水质参数的变化,智能判断混凝反应效果,实现对高效澄清池混凝剂和絮凝剂投加量关键参数的实时不间断智能控制,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连续达标,水质合格率≥99%。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具备AI能力,能够自我学习分析数据,在计算过程中不断修正已有模型,可适用于不同水质调节。
远程集控、压力连锁
降低人工投入
为大幅降低人工投入,吕梁建龙梳理能源中心各类设备控制程序,通过自动控制程序及光纤连接,实现原水站、污水处理站、烧结水泵房系统远程集中控制,现在的车间内即使无人值守设备也可顺利运行。
△烧结水泵房、原水站、污水站现场实现无人化
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压力联锁,使水站备用水泵在断电、故障或联锁试验时实现自启动,避免人员手动开关启停。该程序自5月份改造至今,水泵房水泵故障影响生产率为0,设备运行稳定。得益于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及设备控制系统的改造,吕梁建龙在能源中心推行“黑灯”工厂模式初见成效,部门协同高效、设备故障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未来,吕梁建龙还将坚持在各个工序中引入智能制造新技术、优化数智控制系统,扩大“黑灯”工厂模式的优势与应用范围,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发展。

- “并购大王”北京建龙重工集团董事长张志祥将出席第十七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2021/11/15
- 建龙重工:“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2021/7/29
-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副总裁黄丹一行莅临友发集团走访交流2021/4/14
- 兰格集团董事长刘长庆与北京建龙重工集团董事长张志祥举行会谈2020/11/13
- 初步规划上马500万吨级焦化!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在中阳县考察2020/9/7
-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营销总监吴艳辉一行莅临兰格集团20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