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帮扶的创新模式,“保险+期货”已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银河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期货)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聚焦静宁县优势特色产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的支持下,联合静宁县人民政府,以苹果“保险+期货”为抓手,积极探索、大胆试验,精准发挥“保险+期货”作用,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特色主导、金融赋能、产业振兴”帮扶之路,助力静宁县产业振兴驶入“快车道”。
一、精准切入苹果产业,把保障果农收入作为发力点
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总人口47.84万,其中乡村人口36.36万,果品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苹果作为传统种植产业,价格波动频繁,果贱伤农频发。银河期货通过“把脉”研究静宁县主导产业,首选覆盖贫困人口广、当地资源足、带贫能力强的苹果产业进行帮扶,以“保险+期货”为试点,帮助静宁果农有效避免了苹果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保险+期货”是综合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功能、保险市场分摊损失和经济补偿的基本功能,通过保险保障农民收入,借助期货市场转移保险公司风险的一种金融助农模式。该模式具体运作方式是,农户通过保险公司购买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险公司通过期货公司购买该农产品场外期权产品(看跌期权),将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至期货公司;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交易,将风险分散到期货市场。当农产品价格上涨时,不触发保险理赔,农户获取现货收益,;当农产品价格下跌时,农户可以得到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将场外期权产品的收益赔付给农户,确保农户免受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2018年,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的大力支持下,银河期货积极联合当地政府开展静宁县首次实施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一是组建宣讲团队,开办“金融讲堂”“田间课堂”,培训600余人次,让基层干部、普通果农、重点合作社充分了解试点政策。二是联合系统内保险公司建立专业项目团队,贯通测试产品设计、期权定价、对冲交易、承保理赔等所有环节,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做好承保理赔工作,实行“一户一保、一户一单、一户一赔”模式。2018年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341户贫困户和1家合作社的3000吨苹果提供价格风险保障,帮助减少损失89.44万元,其中贫困户获赔39.65万元,户均获赔1321元,合作社获赔49.79万元。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实施,达到了苹果产业稳产、果农收入增加、基层政府减负、农民金融意识提高等多重效果,也为苹果“保险+期货”从局部试点到县域全覆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不断扩大投入规模,把引入外部资源作为突破口
2019年开始,在郑商所的支持下,银河期货连续3年帮助静宁县申请实施郑商所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保障规模从2019年的4.6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6.16万吨,保障金额累计11.68亿元,惠及13家合作社,累计2.4万户,累计帮助减少损失6340万元,项目规模持续保持在全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第一位。目前,2022年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已获批实施。
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的成功实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助力甘肃省通过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中央财政奖补苹果“保险+期货”试点。从2019年开始,银河期货连续3年帮助静宁县申请实施中央财政奖补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保障规模从2019年的1.4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3.52万吨,保障金额累计5.2亿元,累计惠及1.2万户,累计帮助减少损失1928万元。二是开创了苹果“保险+期货”“四单模式”(依托订单、保单、农担、仓单进行抵押开展金融服务模式),使“保险+期货”模式扩展为“保险+期货+N”(N指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金融机构跨界大协同模式。在2020年、2021年郑商所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中,静宁县地方商业银行向合作社、参保果农发放贷款248笔共3810万元,有效解决果农融资难题。三是依托落地静宁县的甘肃省首批苹果期货交割库,“保险+期货”助力静宁县成为西北地区果品集散中心,“静宁价格”成为西北地区苹果价格风向标。
截至2021年底,中投公司、银河证券、银河金控累计向静宁县投入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资金2380万元,引入郑商所补助资金3100万元、各级财政资金1875万元、其他商业支持266万元,已形成中省财政补、帮扶资金帮、地方财政配、参保主体筹的“四个一”保费筹措机制。依托苹果“保险+期货”项目,静宁县近4年引入外部资金合计5241万元。
三、积极拓宽保障领域,把模式复制推广作为创新点
苹果“保险+期货”模式的成功实践,形成了资本市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模式,为多期货品种共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样板路径。静宁县“保险+期货”项目已逐步由种植领域拓展到价格风险更为突出的养殖行业。
一是助力静宁县生猪养殖稳健发展。静宁县是甘肃省生猪养殖和输出重点区域,全县存栏量20余万头。近年来,生猪价格波动剧烈,对静宁县生猪产业的稳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银河期货借助大商所生猪期货上市时机,2021年在静宁县实施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和帮扶单位共同支持的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投入保费100万元,承保生猪6000余头,覆盖养殖农户213户,赔付率达到115.89%,为生猪养殖有效提供更加全面的价格风险保障模式。
二是助力静宁县肉牛产业做大做强。2021年静宁县肉牛饲养量达16.8万头,年出栏6万头,肉牛产业已成为静宁西北部乡镇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助推肉牛产业扩群增量、做大做强,银河期货帮助静宁县申请获批甘肃省最大规模的牛饲料“保险+期货”项目,项目保费610万,其中引入市财政资金417.6万,引入期货行业资金104.4万元,覆盖7000余户养牛脱贫户,投保3.6万头牛;依托静宁县四河镇重点扶贫养殖企业,借助大商所“企风计划”支持,量身定做场外期权策略,开始实施国内首单政策性牛饲料场外期权项目。
静宁县“保险+期货”项目的有效实施,帮助苹果产业“红了起来”,为生猪产业、肉牛产业保“价”护航,形成了政府认可、行业肯定、百姓满意的帮扶模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多个市县领导率队到静宁县参观学习苹果“保险+期货”经验做法。静宁县苹果“保险+期货”模式入选原国务院扶贫办“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获评第三届全国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百优案例。
在多方努力下,静宁县已于2020年3月脱贫摘帽,步入乡村振兴阶段。下一步,银河期货将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继续以金融创新为手段,利用好“保险+期货”等多种金融模式,大胆试大胆闯,勇立潮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 银河期货成功举办“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12/5
- 银河期货荣获“中国最佳期货公司”等多项大奖2023/12/5
- 银河期货到施秉县开展乡村振兴培训并捐赠资金物资2023/11/13
- 银河期货油脂油料风险管理论坛在大连召开2023/11/13
- 银河期货为施秉县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动力2023/10/9
- 银河期货成功举办上市公司企业风险管理高峰论坛新能源专场202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