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4(第十五届)钢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表示,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发展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支持下,钢铁企业积极努力,不断适应市场,主动对接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加强对标挖潜,生产经营整体保持平稳态势。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加大,超低排放改造进程加快,行业环保水平持续提升,绿色转型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毛新平表示,当前,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挑战已经到来,汽车等下游行业也对生态钢铁材料提出了迫切需求。我国钢铁行业应坚定信心,立足碳中和愿景,探索实践系统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流程优化创新、冶炼工艺突破、产品迭代升级、捕集封存利用六大技术路径,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技术路径选择和系统方案实施,有力推动我国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表示,采取经济手段减排成为世界共识,采用碳定价机制作为最重要减排措施,这也是《巴黎协定》确定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实施以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碳定价机制,正在积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碳市场体系。
逯世泽指出,今年下半年,钢铁等行业将开展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及月度存证工作。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将继续扎实做好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程序要求,稳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推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丰富市场功能,激发市场活力。对于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面临碳排放量大、工艺流程复杂、数据基础薄弱及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一系列挑战。钢铁企业作为碳排放管理的责任主体,建议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提早熟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则;二是通过一系列举措降低碳排放;三是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四是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要积极参与交易、按时足额履约。(经济日报 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