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以东20余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一座经过国家战略部署和科学规划的“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乘着工程电梯缓缓降至地下26米处,单向三车道的隧道赫然入目。在隧道内继续前行7.4公里,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开挖直径16.07米、整机总长约145米、总重量约4500吨的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出现在面前。
“整个隧道具有‘长、大、深’三个特点,盾构一次连续掘进最长距离达4770米,是全国大盾构连续掘进最长的隧道之一;隧道设计断面直径达15.4米,是国内高速公路断面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之一;隧道最深埋深约75米,穿越京哈铁路、副中心枢纽站、地铁6号线、通三铁路等,为国内埋深最深的高速公路盾构隧道。”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工程师何剑光介绍改造工程的“三个之最”。
采访中,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技术负责人吕计瑞透露了一个好消息:随着“运河号”刀盘完成7.4公里的推进,盾构机顺利到达接收井。这意味着这条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即将实现双线贯通。
“东六环路相当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中轴线。依托现有东六环路进行入地改造,同时加宽至双向六车道,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发建设公司东六环项目处负责人何历超介绍,建成后,北京城市副中心多条城市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交通出行将更加方便。
毗邻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位于北运河东岸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工地同样热火朝天。不过,很多司机经过这里都有一个疑问:3年多来,这里塔吊林立、车人匆匆,为何不见起高楼、架桥梁?
在施工现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高级项目经理吴可嘉揭开答案:基于“站城融合”的设计理念,施工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采用了“盖挖逆作”工艺,将综合交通枢纽消隐于地下,打破了铁路割裂城市的传统设计,实现了城际铁路、城市联络线、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场站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
“地下轨道通达四方,地上盘活城市空间。在城际铁路车站上方打造如此大规模的‘站城融合’城市综合体,这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是首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说,随着工程主站房核心西区的封顶,这项“超级工程”也迎来施工新节点。整个项目建成后将设置京唐城际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可实现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助力建设京津冀城市圈千亿元级产业聚集地。
- “超级工程”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2023/7/14
- 【行业动态】【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2023/3/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2022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22/5/27
- 发改委下达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021/11/30
- 韩正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2021/3/17
- 首钢获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案例奖201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