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敬业集团的创业征程,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人才的托举,对人才的渴求,早已刻进企业的基因,对人才的尊重,更是敬业文化的精神底色。正是凭借“求贤若渴”的真心与“放权任贤”的魄力,敬业集团才能在行业浪潮中稳健壮大。
2001年,敬业集团面临“有铁无钢”的局面,创业者们清醒地意识到,炼铁只是冶金行业中最简单的低级加工,企业要寻求突破,必须向炼钢领域进军。炼钢,对于当时的敬业人来说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仅凭现有人员是不能把炼钢建起来的,敬业急需炼钢技术领军人物。为找到炼钢专业人才,时任集团副总的张永海“三顾茅庐”,才邀请到曾任某大型钢铁厂副总经理的王明臣。
王明臣曾建设过某大型钢铁厂的炼钢项目,技术经验丰富,管理能力也很强。他到来后,被敬业集团任命为炼钢项目的总指挥,负责整个炼钢项目的建设。
王明臣是典型的拼命三郎,往往早晨6点到工地, 晚上10点开项目碰头会,而且时间观念极强,安排工作总是按分钟计算。有一次,王明臣组织一个临时碰头会,规定了晚上9:10召开,结果到点了却才来了几个人,不少人迟到了 10多分钟。王明臣严肃地说:“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按时间节点完成,否则有任何一个流程出问题,都会出大问题!”所以,王明臣的到来,产生了鲶鱼效应,给敬业集团带来了很多全新的观念和做法,他的管理经验及专业技术也得到当地干部员工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敬业集团随后又通过多种渠道聘请来了五六十名炼钢各工序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建立了“师傅带徒弟”的制度,为每个岗位培训出熟练工。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师傅和徒弟要签约,同时要举办仪式感很强的拜师大会。这样对双方都有了约束,师傅教得认真,徒弟学得也快。这一制度立竿见影,收效极佳。所以至今,凡是外聘的技术人员,敬业集团的员工们都尊称其为“师傅”。
多年后,敬业集团创业者们评价王明臣对规范管理所起到的作用时说:“炼钢厂没有王明臣等一批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到来,就不可能‘一投则顺’。要知道,当时其他钢厂炼钢都折腾了好几年才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大胆引进人才。一位人才搞活一个项目,救活一个企业。敬业人是在成就一番事业,让能干者来干,带领敬业发展。”

- 2025年9月30日敬业钢铁中厚板锁价政策2025/9/30
- 敬业集团创业故事丨人才引进启新程2025/9/30
- 敬业信德钢筋成功助力广西风电项目2025/9/29
- 2025年9月29日敬业钢铁中厚板锁价政策2025/9/29
- ”金钢杯”—新材料‖敬业集团成功生产耐酸钢Q355NS-XS2025/9/28
- 2025年9月28日敬业钢铁中厚板锁价政策202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