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实施差异化管控,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三个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2020年起,国家对39个重点行业开展环保绩效分级工作,同时明确“各省(区、市)也可根据本地工业污染特征、相关行业治理水平、管理能力等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其他行业的绩效分级指标,实施差异化管控”。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但是,对于国家技术指南39个重点行业外的涉气行业,尚未制定相应的环保绩效分级技术指南,相关企业无法开展绩效评级,在秋冬季污染应对期间,无法实现差异化管控。为此,省生态环境厅结合我省产业特点、企业治理水平、基层意愿等,从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整体治理水平提升角度出发,编制了我省塑料制品、纺织印染、沥青搅拌站等三个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
二、主要内容
结合我省实际,选择企业数量较多的塑料制品行业,外贸出口较多的纺织印染行业,以及保障重大项目施工的沥青搅拌站行业,根据国家已经制定的39个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标项目,在参考先进省份分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从能源类型、污染治理技术、无组织管控、排放限值、监测监控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运输监管等8个方面设置差异化指标,制定差异化减排措施。
三、主要特点
一是有利于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通过对国家技术指南中未涵盖的涉气行业制定专门的技术指南,并实施差异化管控,使应急减排措施更加精准、有效。二是有利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指南》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我省的产业特点、企业治理水平等情况,使得绩效高等级企业在面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时能够最大限度保持生产连续性,降低对外贸出口、重点工程等的潜在影响。三是有利于提升行业治理水平。《指南》通过从能源类型、污染治理技术、无组织管控、排放限值、监测监控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运输监管等多个维度设置差异化指标,全面规范了行业的治理、管理和运输行为,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 山东省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试行)202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