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畔创辉煌,敬业故事听我讲。上期视频,我们讲到,李赶坡请来了宋恩鹏、魏忠义两位技术专家,水杨酸项目也顺利拿到平山县政府批复,创业之路似乎迎来曙光。可谁也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找厂房”问题,竟让这支满怀憧憬的团队陷入了困局。
因为创业资金有限,租用废旧仓库、厂房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人告诉李赶坡,平山县光禄山有一处闲置的仓库,李赶坡如获至宝,赶紧跑去看,偌大的厂房做生产车间没问题,也具备电力条件。不过,因为资金紧张,李赶坡想先和对方签下合同,资金到位后再付房租。对方一听,当即回绝。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地,李赶坡哪能轻言放弃,对方经不住软磨硬泡,勉强同意,与李赶坡签下了合同。然而,第二天一早,仓库负责人硬是收回了合同。原来,他听说李赶坡是白手起家,怕房租收不回来,于是反悔了。
紧接着,李赶坡又打听到一处废弃的养鸡场,得到的却是养鸡场主人决绝的回复:就是闲着放烂了,也不租给你们。

出师不利,无奈之下,李赶坡带着大家继续分头找合适的地方,但先后找了5处都没谈妥。
后来,李赶坡把目光放到自己任职过公社书记的的南甸,找到了当时停产的油棉厂一处闲置的仓库。管仓库的主任曾是李赶坡的下属,不好意思回绝,签下了租房合同。然而,才刚刚搬过去两天,仓库主任又找来了。面露难色地对李赶坡说:“李书记,实在不是我不给您面子,万一交不了房费,我没法给大家交代啊!您还是别租了吧……”这几句话,对李赶坡来说,可谓当头棒喝。“一群人跟着我好不容易有个地方安顿下来,看到了建厂的希望。我还能搬到哪儿去呢?真是走投无路了……”

李赶坡对毛泽东主席十分崇拜。毛主席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既然厂房不好租,为何不能自己买地建新厂房。
在油棉厂仓库南侧,李赶坡发现有一片荒岭,这片荒岭属于南甸公社魏家院村。当年他任南甸公社书记时,经常去基层和农民们共同劳动,他曾在魏家院村蹲点三个月,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村民们还清楚地记得李书记在寒冬腊月迎着大雪给大家做动员讲话的情景。正是李赶坡的激情带动了大家的热情,第二年,大片的苇地就变成了稻田,村民们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
李赶坡去了魏家院村,大家听说他要建厂,举双手支持。甚至村民们连地价也不讲,说给多少要多少,打欠条先不给也没事。乡亲们的朴实、善良让李赶坡深深感动。
站在这片土地上,李赶坡心中早已勾勒出化工厂的未来蓝图,而化工厂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又经历了哪些磨砺与突破?关注我们,下期故事更精彩!

- 敬业故事:创业精神丨如今的世界500强,当年却租不到厂房2025/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