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搅动基金发行市场 非公业务狂飙存隐忧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3-7-15 8:42:34  兰格钢铁
    沪指跌破2000点的同时,基金业最重磅的事件无疑就是余额宝的推出。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现金理财工具“余额宝”在受到客户热烈追捧的同时,也受到基金销售行业的非议。另一方面,“支付宝效应”在资本市场上也掀起了一股凶猛的炒作潮,相关概念股票估值飙升,有心的投资者开始挖掘下一轮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此外,在今年股票基金收获不俗的情况下,基金非公募业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基金销售机构围战支付宝:先扬名再赚钱

    被认为是不专业的“外行”、产品的“抄袭者”以及不遵守规则的“搅局者”,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现金理财工具“余额宝”在受到客户热烈追捧的同时,也受到基金销售行业的非议。

    即便如此,诸多主打线上销售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也不得不承认,余额宝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启发,并逼迫他们迅速做出改变。借助现金宝类产品,在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开闸一年多时间后迎来了客户和交易最活跃的一段时期。

    另一方面,“支付宝效应”在资本市场上也掀起了一股凶猛的炒作潮,相关概念股票估值飙升的同时,有心的投资者也开始挖掘下一轮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

    现金宝类产品走热

    虽然余额宝的出现是大多数人第一次了解到这种类似存款的理财工具,但它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甚至有第三方销售机构直言不讳称其为“抄袭者”。

    事实上,第三方销售机构也并不是首创。去年年中,一些基金公司首次在自己的电子商务直销平台上实现了货币基金即时取现功能(T+0)。今年,一些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开始陆续引入这一模式,但都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浪花。

    出人意料的是,“外行人”做的余额宝上线18天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

    随后,第三方销售机构们不约而同地快速调整战略。东方财富网当机立断将刚上线一个多月的“天天现金宝”更名为“活期宝”,以引导客户将产品与活期存款联系起来。

    数米基金网人士表示,在余额宝的刺激下加快推进了现金宝“二期开发”的议程,研究开发用现金宝还信用卡,以及对接一些消费支付功能。

    众禄基金则表示,除了消费支付功能外,正在研究创新一些市场上尚未出现的新功能。

    余额宝的走红,也迅速引起资本市场上的一轮题材炒作。

    受益的两只个股是天弘基金的二股东内蒙君正(601216,SH)和为天弘基金开发直销系统的金证股份(600446,SH)。6月13日,余额宝悄然启动试运行,翌日两只股票便开始走强,其中内蒙君正一改颓势涨停。在6月17日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上线余额宝当日,两只个股双双涨停。

    随着余额宝方面捷报频传,两只股票的成交量和股价也开始节节走高。截至7月12日,近一月的时间内蒙君正股价上涨83%,金证股份上涨48%,目前仍旧维持在高位。

    内蒙君正一份公告更是引人注意。7月5日,内蒙君正发布的异动核查公告中称,“截至6月30日(余额宝)用户数达到251.56万户,转入资金规模为66.01亿元。天弘基金因该货币基金(余额宝)增加的营业收入约为2300万元,对内蒙君正上半年利润不构成重大影响。”同时披露,“天弘基金2012年营业收入1.13亿元,亏损1535万元。”

    这则公告被业内评价为“不完整的实话”。首先2300万元的营业收入是以66亿元的规模预提到今年年底所能产生的总收益,而非已经发生的收益,同时因为货币基金规模的大起大落使得预估收益的作法并不太科学。

    此外,这份公告并没有提及成本,有业内人士质疑,天弘基金通过余额宝所获得的收益可能远不如公告中显示的那般丰厚。

    对此,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进行了坚决否认,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付给支付宝的费用只有两块:一部分是技术服务费,另一部分是租用它入口的费用,类似广告费。”虽然周晓明并未透露费用的具体占比,但他表示,“我们的综合营销成本比通过银行渠道和第三方销售机构都要低很多。”

    除上述两只个股外,A股市场上另一只开发了类似的“活期宝”业务,并直接从事基金线上销售的公司东方财富网(300059)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赚客户不赚钱

    东方财富网于2012年7月20日正式开展基金第三方销售业务,据其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通过其旗下天天基金网申购交易6175笔,基金销售额为7035.80万元。更名后的活期宝受到东方财富网加倍的重视,据悉7月第一周活期宝每日申购量超过1亿元,较前期显著放大。

    与其他第三方销售公司相比,东方财富网的议价能力相对较高,其与前几批合作的基金公司签订的管理费分成比例通常在50%~60%。

    即便如此,当下通过活期宝业务本身很难赚钱。有业内人士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第三方销售机构就现金宝产品与基金公司签订的管理费分成比例通常在30%~60%之间。目前货币基金管理费多为资产净值的0.33%每年,按日提计。

    销售公司必须承担的成本主要包括了支付费用以及在实现即时取现功能(T+0)时的垫资成本和划款费。其中,支付费是其中最大的一块成本,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或银行收取,按规模保有量计算,货币类基金产品支付费用在0.17%每年。

    所谓垫资是指,为了实现T+0即时取现功能,销售机构将先以自有资金垫付予投资者,再等到货币基金赎回到账后用来偿付其垫资款。由于垫付资金是对自有资金的占用,因此损失的利率就应该算在成本中。

    通过自有资金、银行或支付机构等不同机构的垫资成本也有所差异,“通常计提利率在万分之一点五、万分之二每天。”按平均垫资2天计算,快速取现1万元,垫资成本为3元。

    划款费则是按笔收取,每笔1元~2元不等,也就是说客户来回申赎越频繁销售公司的成本支出就越高。

    尽管对此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推进着现金宝(活期宝)业务。“现在各家机构业务重点很明确,就是如何在弱市下争取客户,而不是短时间能赚多少钱。”与多家机构接触过的一位基金公司电子商务部负责人表示。

    余额宝短期内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基金业一直流传的那个预言:网络将成为未来人们购买基金产品的主要渠道。目前通过第三方销售机构渠道卖出的产品在基金公司销售版图中所占的比例还很有限,但销售机构们对此方式信心满满。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余额宝搅动基金发行市场 非公业务狂飙存隐忧
  • 余额宝打政策擦边球 央行证监会接连警示风险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