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货币放松绝非泄洪 可能是打点滴
发表日期:2014/5/28 10:36:21 兰格钢铁
    旁白:上周刚刚提示读者,放水进入倒计时,话音未落,周五晚上就出现大领导发话的新闻:

    李克强:适当预微调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5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赤峰市考察调研时表示,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能掉以轻心。要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考察期间,李克强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和潜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住突出矛盾,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把已确定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李克强指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旁白:这话,说穿了,就是货币不能太紧了。记住,李中堂去年说得很清楚,不会宽松货币。那么现在来这一手,算不算抽自己嘴巴子?不是的。实际上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不是“稳健”,是非常严厉的“紧缩”,突出表现为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和房地产行业企业在内的所有单位,普遍感觉头寸紧张,市场流动性不足。而不足的根源,又在于今年地方债和信托集中兑付到期违约高潮预期,引发的自动囤积现金现象。此时央行如果不下点力气引导市场预期,只死盯M2投放量,后面有点麻烦。好在央行总算放松银根了:

    上周央行市场净投放1200亿

    上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200亿元人民币,创四个月内单周新高。在宏观经济“托底”思维指导下,各项微刺激政策料将渐显成效。公告显示,央行上周仅进行了28天期正回购操作,周四和周二各为300亿元及350亿元人民币,中标利率维持4.0%不变;而本周到期资金累计为1,850亿元,均为正回购。路透社另引述北京一大型银行交易员预计,近期金融机构超额储备并不充裕,月末缴税估计5000亿元,可能对资金面有很大影响,不排除央行会适时重启逆回购与SLF(常备借贷便利)。根据税法,年度结束后的五个月内,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报送全年终审报表,并清缴上年度所得税,多退少补。目前正值终审报表上缴的最后时段。

    旁白:中国央行其实一直死守货币紧缩的立场,主要骨子里他们对于通胀抱有深深的戒心。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恶性通胀一旦卷土重来,流动性泛滥的板子就会打在他们屁股上,他们当然死守货币政策这条线。但事实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就是要银根放松,否则没道理: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低

    中新网5月26日电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5月2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1美元对人民币6.169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降18个基点,持续走低,创下年内最新低点。4月份结售汇顺差环比3月份大幅缩水75%,意味着市场主体对未来的汇率预期已经在分化,持汇意愿在不断增强。4月底,《人民日报》连续发表文章反驳美国对人民币贬值的警告和人民币升幅不足的观点。

    旁白:如果汇率贬值,那么境内流动性一定要宽松,基准利率要降低,否则套利交易狂潮,会将外汇储备打到爆,到时央行怎么应对?将准备金率上调到50%?这不是搞笑么?所以一旦人民币名义汇率近乎发疯的贬值,你就会听到降准、甚至降息的步伐越来越近,这一点,债券市场可能已经预知到了:

    债券市场牛气冲天

    年初以来,固定收益证券市场表现一枝独秀。截至4月末,中债综合指数上涨3.49%,中债总指数上涨3.49%,中债企业债总指数上涨4.36%,中债-货币市场基金可投资债券指数上涨2.25%,而同期申万A股指数下跌了3.79%。债券市场摆脱去年下半年颓势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货币市场流动性快速宽松,如银行间市场R007均值已从1月的4.77%降至4月的3.50%;经济数据表现低迷,如发电量同比数据始终徘徊在低于5%的较低水平,让管理层和投资者体味出社会融资成本持续高企对经济带来的伤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仍然在于如何控制影子银行无序扩张这个去年最困扰债券市场的问题,在今年得到了管理层统一认识,管理层的表态以及最新出台的127号文表明,管理影子银行的方式将由去年下半年的负债端总量管理转向今年的资产端结构管理。这种方式显然更有利于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也使得债券市场重拾对未来货币市场流动性的信心。

    旁白: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一般要比其他市场投资者聪明太多,是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一旦债券市场走牛,唯一的缘故,就是他们认为市场流动性会马上充裕,钱荒不会在现。如果债券市场投资者风向还不足以说明降准、降息的动向,那么下面这条资讯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央企利润考核今年打折一半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记者获悉,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利润增长指标已经从2013年的10%下调到2014年的5%,下调一半。即便如此,一些央企对能否完成5%的指标仍没有信心。部分央企开始担忧,今年央企的利润表现或许比去年还差。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2013年央企的年度利润增长是3.8%。近期公布的2014年四月份宏观数据依然延续着整体偏弱的局面,此时更多微观层面的企业特别是体量巨大的中央企业也开始感受到阵阵寒意。近期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便是佐证,最新的数据显示1-4月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428.4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中央企业5760.1亿元,同比增长6.9%;地方国有企业1668.3亿元,同比增长5.1%。据悉,因为财政部公布的中央企业中还包括烟草、铁路等特许经营和垄断行业,剔除这些行业后,国资委监管的113户中央企业利润表现会更差。而此时,宏观数据依显疲态。最新数据显示,5月中旬发电耗煤增速从上旬的-3.1%降至-6.3%,预示发电增速仍在继续下降。据了解,央企内部曾经测算过,中国经济GDP下降一个百分点,对央企中的一些“巨无霸”央企利润的影响可以高达5个百分点。而对于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复杂多变,央企的“大当家”国资委早有心理准备。

    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相对于去年10%的利润增长目标,今年国资委给央企定的利润目标才5%,保证5%的增长,力争达到6%。虽然这一目标与去年的目标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让步,可是部分央企开始发现这也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数据。他们担心的是,今年的利润表现或许比去年还差,去年央企的年度利润增长是3.8%。“今年可以说是上次金融危机以来我们企业感觉到最困难的时候。”一央企负责人表示。在他看来,一方面,现阶段宏观上没有什么利好,而且产能过剩的局面还在延续着。此外,三角债、存货高企等问题日益严重。

    每日综述:政策的变化,是由经济周期决定,至于经济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有时不是舆论决定,甚至不是实际形势决定,而是由大领导决定。中央决策层如何感知现实世界的经济变化?通常又是由央企和身边智囊们的汇报决定。现在国资委和央企都一片哀嚎,注意了,央企都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一旦它们表态扛不住,大领导肯定觉得经济要跳水。如果这时,失业率出现问题,放水刺激没商量。现在形势还没那么严重,但要防患于未然,所以要“适当要预微调”。至于幅度大小,那是见步行步,一点一滴的来,不会像2008年底到2009年初那么发疯的干。所以下半年的放水,也就是“打点滴”,绝非“泄洪”。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