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中美经济博弈背后的制度差距
发表日期:2014/11/5 10:35:27 兰格钢铁
旁白:人,是有记忆力的动物,社会精英,更是如此。各国政要和精英,关于中国经济近十年来成就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呢?是2001年让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一旦正式成为融入全球贸易圈,所焕发出来的能量惊天动地,美日欧政府,甚至包括亚洲四小龙国家的政商精英,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而且心态复杂:既巴望着从中国繁荣中分得一杯羹,又对中国经济腾飞妒恨交加,所以看到下面资讯,不要惊奇:
美国狙击中国亚太自贸区规划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希望在本次峰会上推动各方就亚太自贸区(FreeTradeAreaoftheAsiaPacific,简称FTAAP)进行谈判,以凸显自身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APEC执行主任博拉德(AlanBollard)说,中国希望重启FTAAP。但中国的努力遭到了美国的阻力。据谈判代表称,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已经从拟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APEC公报草案中删掉了两个条款。公报将不再提议对FTAAP进行“可行性研究”(这是启动谈判的术语),也不会提及建成该贸易区的目标日期。中国此前设定的目标日期在2025年。《华尔街日报》称,双方的贸易谈判有时很激烈。据三位熟悉讨论情况的官员表示,在8月份北京举行的谈判会议上,一位美方代表表示,美国贸易部长已非常明确地指出,美国不会同意使用可能暗示FTAAP谈判启动的措辞。不过,中国仍然在争取相关准备。美国过去曾经是TAAP的支持者之一,但现在美国将精力主要放在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Partnership,简称TPP)上。美国主导的TPP将包括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参与谈判,但把中国排除在外。如果美国主导的TPP最终成型,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美国总统奥巴马已表示,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前达成TPP协议。这最终将取决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TPP内最大经济体在一系列议题上的谈判结果。《华尔街日报》分析称,TPP协议未来导致中国每年损失大约1000亿美元的出口,因为该协议签署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将增加,从而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国虽然现在并非TPP的谈判方,但从2013年开始,中国政府即暗示可能会加入美国牵头的TPP谈判,显示对这一提议的立场可能出现了软化。
旁白:不同的协议框架背后,其实是非贸易壁垒的高低大小问题,这和城管撵街头小贩的行文,没什么本质区别:你在大街上摆地摊就算非法,在菜市场有摊位缴纳管理费,就算良民,同理,在这个圈子兜售商品不算倾销,但在另外一个圈子销售,你得多缴一笔税,或干脆不给卖。中国人在WTO自由贸易中尝到甜头之大,大到有自发牵头搞自贸区的冲动。要知道,邓公有遗训:“不当头”。非但如此,一旦中国牵头亚太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同步,这个圈子贸易结算货币,是人民币的话,等于变相征收地区铸币税,这岂不是挖了美元的墙角?美国人岂能罢休?兹事体大,大家要时刻关注趋势演变,这或是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经济走势的大变量。这是中国经济的大事。相比而言,月度经济数据之类的,就是小事啦:
10月官方PMI指数创近5个月新低
1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4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最近5个月新低。CFLP高级经济师陈中涛认为,10月份主要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没有突出的异常变化,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正常,质量持续改善。CFLP报告特别提醒说,进入四季度以来,企业反映资金紧张的矛盾明显加剧,值得关注。在调查的企业中,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数量占总数的比重最近两月一直保持在44%以上。由于资金紧张,企业缩减了采购活动。采购量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降至50.7%。
旁白:没什么悬念,经济下滑是现象,不是压力,但也没下滑到尿裤子的地步,大家还是股照炒,舞照跳,天没崩下来。但10月服务业PMI指数却显示不妙:
10月非制造业PMI指数创9个月新低
中国10月官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九个月新低,但仍远高于荣枯线,表明非制造业活动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且新订单指数结束连续两个月的回落走势,并创下五个月最高,预示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然存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一(11月3日)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降至53.8;上月为54.0。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解读数据时称:“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虽有小幅回调,但运行仍较平稳。一些向好发展的苗头也进一步显现,...市场需求稳中有增,特别是建筑业需求升幅明显,有利于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
旁白:服务业增长,是今年中国经济一大亮点,目前总体趋势依然下滑,主要是房地产衰退导致,这是大家早就预期的,这不是让人宽心的数据。好就好在,三季度救市的政策,现在开始奏效:
土地市场开始回暖
北京土地市场又诞生一项新纪录。在昨日的3宗土地成交后,北京2014年土地出让金在11月初就已经达到1861.67亿元,刷新京城年度土地出让金新高。2013年,北京土地出让金实现创纪录的1821.82亿元。截至昨日,在北京土地市场已经挂出待出让的还有5宗经营性用地,起始价合计约40亿元。考虑到年内北京还有可能挂出并成交更多地块,业内人士预计全年北京土地出让金有望达到2000亿元的水平。而从8月以来土地市场情况看,房企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拿地积极性也在升温。只是北京,其余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也较为活跃。来自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27日,一线城市土地成交22宗,合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34.96万平方米。虽因长假影响成交面积低于9月,但上述土地成交楼面均价高达9787.5元/平方米,这是仅次于2014年1月份的高点。其中,住宅地块成交7宗,宅地成交楼面价达到了1.52万元/平方米,溢价率达36%。
旁白:房地产投资增长恢复的第一条件,就是土地市场回暖,地产商有信心拿地去搞建设,然后就是开工率回暖,投资增速随之也上来,经济慢慢又再次回到上升区间。现在看来有这样的苗头。政策绷带多少起到给经济止血的作用,但也不能指望太多,看看下面:
贾康:2017年房地产税将正式全面实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11月2日表示,房产税的基调是加快立法,年内不会有所动作;具体时间表来看,2015年房产税应该进入立法程序,如果2016年能够完成立法,2017年房产税将正式依法全面实施。贾康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第12届改革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旁白: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到2014年,其实已经供需形势逆转了,这时即使有回暖,那也是廉价货币刺激出来的虚幻繁荣,是反弹行情。一旦房地产税出来,后面会杀出乌压压一片卖房团来。不过好在近期这事不会发生,2017年?远着呢,你看看下面资讯,就知道,有些企业几乎都被资金链给勒死了:
小额公司亏损现象严重
《经济参考报》引述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今年民间借贷市场的活跃度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更加突出,目前亏损面接近20%,今年2月份亏损面就达到了16%。东部地区和珠三角部分地区一些小贷公司的坏账率超过5%甚至更高,其中有一些不良贷款牵涉到房地产项目。”业内人士称,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使用“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而且对外融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另外,“只贷不存”的低杠杆运营模式使得不少小贷公司资金流动性差,且资金来源紧张。小贷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致使其资金饥渴,通过多渠道“吸金”急堵坏账。今年小贷行业放贷规模大幅缩减。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591家,贷款余额9079亿元,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86亿元,这与去年前三季度新增1612亿元相比,规模骤降一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此前透露,“2013年至今年年初,全国已有72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焦瑾璞认为,小贷公司已进入洗牌阶段,有的由于融资困难,无款可放,主动要求退出市场,有的经营不善,不良率高,陷入财务困境,被迫退出。不过,“小贷公司要谨慎对待房地产开发项目,房企资金链出问题时首先受伤的是小贷公司,一笔坏账就有可能会搞垮一家公司。”焦瑾璞指出。
旁白:小额公司亏损现象严重的背后,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尤其是跟房地产行业上下游相关的企业,稍不小心就将自己给搭进去了,后面垫底的小额贷款公司也遭池鱼之殃。小额贷款公司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它一旦急剧收缩,预示实体经济遭受伤寒,后面不放点水,大家日子都没法过了。现在从形势看,貌似相关宽松措施应该会出来:
银行存贷比指标或将放松
中国证券报统计的数据,A股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日前平淡收官。尽管近10%的净利润增速基本符合各方预期,但三季报数据中一些潜在的不安因素仍旧让市场平添了几分担忧。16家上市银行的银行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今年中报时的77.13万亿元,减少了1.5万亿元,降幅达1.97%。较2013年年末的70.42万亿元,增幅仅为7.38%。存款一直是中资商业银行的安身立命之本,现如今银行存款加速流失已然成为制约上市银行业绩增长的一大隐忧。在存款增速下滑、互联网金融大肆“吸金”等压力下,往日“傲娇”的商业银行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业务结构调整、布局互联网金融等多点发力,以期挽回颓势。华尔街见闻网此前曾报道,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国有五大行一起严重挤压了中型银行市场空间,并且程度有望继续加深。因为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投资者认为二线银行需要进行创新、拥抱互联网金融。中证报则评论称,不少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存款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新常态”,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信贷的投放,他们呼吁监管层进一步放松存贷比指标。
旁白:现有银行业存贷比,是75%,也就是说你银行上有100元存款,只能放贷75元,如果考虑到准备金率高达19%,外加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可能是全球同行业中最为严厉,或最变态的。外加中央财政兜底地方债,所以任何关于中国银行业崩盘的说法,都是不过脑子的忽悠。因此中国央行宽松货币,也未必直接降准减息,直接将存贷比松一下即可。货币问题未必是现在中国的大问题,问题是制度自信没有了,钱赚得再多,最后还是流到美国去:
全球有钱人蜂拥美国
如今,全世界的有钱人都指望通过美国企业来实现财富增值。据彭博报道,在过去两年里,至少有12个来自欧洲、亚洲和南美的家族企业来美国投资建立了他们“前哨阵地”,他们的投资目标覆盖从硅谷到东海岸的各类企业。他们认为美联储激进的大胆的货币政策,降低能源成本的页岩气革命和改善了公司资产负债表给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无法比拟的优势。Peca是一家来自伦敦的家族企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通过金融服务积累了财富。负责该公司另类投资的AnselmAdams表示,如今该公司已将其三分之二的私募和风投资金投向了美国,而减少了在欧洲的投资。彭博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一个为汽车公司融资的德国家族今年在纽约开设了投资办公室,以便在这里寻找价值在2.5亿至3亿美元的汽车、纺织品和奢侈品类企业商讨可能的投资。他们正在就购买加州的一比家族生意进行谈判。AeternaCapitalPartners执行合伙人PatrickMcCloskey表示:“他们(富豪家族)正在寻求多元化资产组合,增加了在美国的敞口,很多家族集团正在尝试着利用(美国)低利率环境来产生利润,并寻求以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来实现。”McCloskey的公司去年帮助一个寻求在美投资的欧洲家族在纽约开设了办事处。今年九月,他帮助他的客户为一家视频分销公司提供了融资支持,这笔贷款的利率设定在伦敦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以上11个百分点。根据驻伦敦的研究员CampdenWealth2014年的研究,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管理了约4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近55%并不在北美地区。每天大约有10000个出生在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美国人达到退休年龄。他们当中的许多都建立了企业,但是没有企业继承人所以想要出售企业。美国是一个绝佳的”猎场“,尤其是在这一世代交替的背景下。FamilyOfficeExchange的330家会员中每年有超过40%的家族企业购买了至少一家私人企业。根据在线融资服务公司Axial的数据,家族企业寻求股权或参与借贷的机会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
每日综述:什么是最牛的经济体?那就是不储蓄都能吸引全球资本光顾的经济体,美国就是这样的国度,缺劳动力,就放宽移民政策,青壮劳动力有的是,其他各国最优秀的人才抢着流入美国。缺钱?现在看到了没有?有钱人蜂拥而至。如中国这般经济体,目前自精英至草根,都已经明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好处,所以从上到下都卯足劲搞自由市场,至于这过程中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枝节,只要真搞自由市场,经济差不到哪里去。但法治昌明带的巨大红利收益,现在中国人还看不清楚,甚至不相信,但美国人从中却受益良多,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最高级玩法,中国人还是小学生,需要一两代人才能明白。
美国狙击中国亚太自贸区规划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希望在本次峰会上推动各方就亚太自贸区(FreeTradeAreaoftheAsiaPacific,简称FTAAP)进行谈判,以凸显自身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APEC执行主任博拉德(AlanBollard)说,中国希望重启FTAAP。但中国的努力遭到了美国的阻力。据谈判代表称,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已经从拟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APEC公报草案中删掉了两个条款。公报将不再提议对FTAAP进行“可行性研究”(这是启动谈判的术语),也不会提及建成该贸易区的目标日期。中国此前设定的目标日期在2025年。《华尔街日报》称,双方的贸易谈判有时很激烈。据三位熟悉讨论情况的官员表示,在8月份北京举行的谈判会议上,一位美方代表表示,美国贸易部长已非常明确地指出,美国不会同意使用可能暗示FTAAP谈判启动的措辞。不过,中国仍然在争取相关准备。美国过去曾经是TAAP的支持者之一,但现在美国将精力主要放在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Partnership,简称TPP)上。美国主导的TPP将包括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参与谈判,但把中国排除在外。如果美国主导的TPP最终成型,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美国总统奥巴马已表示,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前达成TPP协议。这最终将取决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TPP内最大经济体在一系列议题上的谈判结果。《华尔街日报》分析称,TPP协议未来导致中国每年损失大约1000亿美元的出口,因为该协议签署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将增加,从而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国虽然现在并非TPP的谈判方,但从2013年开始,中国政府即暗示可能会加入美国牵头的TPP谈判,显示对这一提议的立场可能出现了软化。
旁白:不同的协议框架背后,其实是非贸易壁垒的高低大小问题,这和城管撵街头小贩的行文,没什么本质区别:你在大街上摆地摊就算非法,在菜市场有摊位缴纳管理费,就算良民,同理,在这个圈子兜售商品不算倾销,但在另外一个圈子销售,你得多缴一笔税,或干脆不给卖。中国人在WTO自由贸易中尝到甜头之大,大到有自发牵头搞自贸区的冲动。要知道,邓公有遗训:“不当头”。非但如此,一旦中国牵头亚太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同步,这个圈子贸易结算货币,是人民币的话,等于变相征收地区铸币税,这岂不是挖了美元的墙角?美国人岂能罢休?兹事体大,大家要时刻关注趋势演变,这或是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经济走势的大变量。这是中国经济的大事。相比而言,月度经济数据之类的,就是小事啦:
10月官方PMI指数创近5个月新低
1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4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最近5个月新低。CFLP高级经济师陈中涛认为,10月份主要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没有突出的异常变化,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正常,质量持续改善。CFLP报告特别提醒说,进入四季度以来,企业反映资金紧张的矛盾明显加剧,值得关注。在调查的企业中,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数量占总数的比重最近两月一直保持在44%以上。由于资金紧张,企业缩减了采购活动。采购量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降至50.7%。
旁白:没什么悬念,经济下滑是现象,不是压力,但也没下滑到尿裤子的地步,大家还是股照炒,舞照跳,天没崩下来。但10月服务业PMI指数却显示不妙:
10月非制造业PMI指数创9个月新低
中国10月官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九个月新低,但仍远高于荣枯线,表明非制造业活动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且新订单指数结束连续两个月的回落走势,并创下五个月最高,预示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然存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一(11月3日)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降至53.8;上月为54.0。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解读数据时称:“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虽有小幅回调,但运行仍较平稳。一些向好发展的苗头也进一步显现,...市场需求稳中有增,特别是建筑业需求升幅明显,有利于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
旁白:服务业增长,是今年中国经济一大亮点,目前总体趋势依然下滑,主要是房地产衰退导致,这是大家早就预期的,这不是让人宽心的数据。好就好在,三季度救市的政策,现在开始奏效:
土地市场开始回暖
北京土地市场又诞生一项新纪录。在昨日的3宗土地成交后,北京2014年土地出让金在11月初就已经达到1861.67亿元,刷新京城年度土地出让金新高。2013年,北京土地出让金实现创纪录的1821.82亿元。截至昨日,在北京土地市场已经挂出待出让的还有5宗经营性用地,起始价合计约40亿元。考虑到年内北京还有可能挂出并成交更多地块,业内人士预计全年北京土地出让金有望达到2000亿元的水平。而从8月以来土地市场情况看,房企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拿地积极性也在升温。只是北京,其余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也较为活跃。来自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27日,一线城市土地成交22宗,合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34.96万平方米。虽因长假影响成交面积低于9月,但上述土地成交楼面均价高达9787.5元/平方米,这是仅次于2014年1月份的高点。其中,住宅地块成交7宗,宅地成交楼面价达到了1.52万元/平方米,溢价率达36%。
旁白:房地产投资增长恢复的第一条件,就是土地市场回暖,地产商有信心拿地去搞建设,然后就是开工率回暖,投资增速随之也上来,经济慢慢又再次回到上升区间。现在看来有这样的苗头。政策绷带多少起到给经济止血的作用,但也不能指望太多,看看下面:
贾康:2017年房地产税将正式全面实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11月2日表示,房产税的基调是加快立法,年内不会有所动作;具体时间表来看,2015年房产税应该进入立法程序,如果2016年能够完成立法,2017年房产税将正式依法全面实施。贾康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第12届改革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旁白: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到2014年,其实已经供需形势逆转了,这时即使有回暖,那也是廉价货币刺激出来的虚幻繁荣,是反弹行情。一旦房地产税出来,后面会杀出乌压压一片卖房团来。不过好在近期这事不会发生,2017年?远着呢,你看看下面资讯,就知道,有些企业几乎都被资金链给勒死了:
小额公司亏损现象严重
《经济参考报》引述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今年民间借贷市场的活跃度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更加突出,目前亏损面接近20%,今年2月份亏损面就达到了16%。东部地区和珠三角部分地区一些小贷公司的坏账率超过5%甚至更高,其中有一些不良贷款牵涉到房地产项目。”业内人士称,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使用“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而且对外融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另外,“只贷不存”的低杠杆运营模式使得不少小贷公司资金流动性差,且资金来源紧张。小贷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致使其资金饥渴,通过多渠道“吸金”急堵坏账。今年小贷行业放贷规模大幅缩减。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591家,贷款余额9079亿元,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86亿元,这与去年前三季度新增1612亿元相比,规模骤降一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此前透露,“2013年至今年年初,全国已有72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焦瑾璞认为,小贷公司已进入洗牌阶段,有的由于融资困难,无款可放,主动要求退出市场,有的经营不善,不良率高,陷入财务困境,被迫退出。不过,“小贷公司要谨慎对待房地产开发项目,房企资金链出问题时首先受伤的是小贷公司,一笔坏账就有可能会搞垮一家公司。”焦瑾璞指出。
旁白:小额公司亏损现象严重的背后,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日益恶化,尤其是跟房地产行业上下游相关的企业,稍不小心就将自己给搭进去了,后面垫底的小额贷款公司也遭池鱼之殃。小额贷款公司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它一旦急剧收缩,预示实体经济遭受伤寒,后面不放点水,大家日子都没法过了。现在从形势看,貌似相关宽松措施应该会出来:
银行存贷比指标或将放松
中国证券报统计的数据,A股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日前平淡收官。尽管近10%的净利润增速基本符合各方预期,但三季报数据中一些潜在的不安因素仍旧让市场平添了几分担忧。16家上市银行的银行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今年中报时的77.13万亿元,减少了1.5万亿元,降幅达1.97%。较2013年年末的70.42万亿元,增幅仅为7.38%。存款一直是中资商业银行的安身立命之本,现如今银行存款加速流失已然成为制约上市银行业绩增长的一大隐忧。在存款增速下滑、互联网金融大肆“吸金”等压力下,往日“傲娇”的商业银行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业务结构调整、布局互联网金融等多点发力,以期挽回颓势。华尔街见闻网此前曾报道,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国有五大行一起严重挤压了中型银行市场空间,并且程度有望继续加深。因为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投资者认为二线银行需要进行创新、拥抱互联网金融。中证报则评论称,不少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存款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新常态”,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信贷的投放,他们呼吁监管层进一步放松存贷比指标。
旁白:现有银行业存贷比,是75%,也就是说你银行上有100元存款,只能放贷75元,如果考虑到准备金率高达19%,外加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可能是全球同行业中最为严厉,或最变态的。外加中央财政兜底地方债,所以任何关于中国银行业崩盘的说法,都是不过脑子的忽悠。因此中国央行宽松货币,也未必直接降准减息,直接将存贷比松一下即可。货币问题未必是现在中国的大问题,问题是制度自信没有了,钱赚得再多,最后还是流到美国去:
全球有钱人蜂拥美国
如今,全世界的有钱人都指望通过美国企业来实现财富增值。据彭博报道,在过去两年里,至少有12个来自欧洲、亚洲和南美的家族企业来美国投资建立了他们“前哨阵地”,他们的投资目标覆盖从硅谷到东海岸的各类企业。他们认为美联储激进的大胆的货币政策,降低能源成本的页岩气革命和改善了公司资产负债表给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无法比拟的优势。Peca是一家来自伦敦的家族企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通过金融服务积累了财富。负责该公司另类投资的AnselmAdams表示,如今该公司已将其三分之二的私募和风投资金投向了美国,而减少了在欧洲的投资。彭博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一个为汽车公司融资的德国家族今年在纽约开设了投资办公室,以便在这里寻找价值在2.5亿至3亿美元的汽车、纺织品和奢侈品类企业商讨可能的投资。他们正在就购买加州的一比家族生意进行谈判。AeternaCapitalPartners执行合伙人PatrickMcCloskey表示:“他们(富豪家族)正在寻求多元化资产组合,增加了在美国的敞口,很多家族集团正在尝试着利用(美国)低利率环境来产生利润,并寻求以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来实现。”McCloskey的公司去年帮助一个寻求在美投资的欧洲家族在纽约开设了办事处。今年九月,他帮助他的客户为一家视频分销公司提供了融资支持,这笔贷款的利率设定在伦敦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以上11个百分点。根据驻伦敦的研究员CampdenWealth2014年的研究,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管理了约4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近55%并不在北美地区。每天大约有10000个出生在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美国人达到退休年龄。他们当中的许多都建立了企业,但是没有企业继承人所以想要出售企业。美国是一个绝佳的”猎场“,尤其是在这一世代交替的背景下。FamilyOfficeExchange的330家会员中每年有超过40%的家族企业购买了至少一家私人企业。根据在线融资服务公司Axial的数据,家族企业寻求股权或参与借贷的机会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
每日综述:什么是最牛的经济体?那就是不储蓄都能吸引全球资本光顾的经济体,美国就是这样的国度,缺劳动力,就放宽移民政策,青壮劳动力有的是,其他各国最优秀的人才抢着流入美国。缺钱?现在看到了没有?有钱人蜂拥而至。如中国这般经济体,目前自精英至草根,都已经明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好处,所以从上到下都卯足劲搞自由市场,至于这过程中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枝节,只要真搞自由市场,经济差不到哪里去。但法治昌明带的巨大红利收益,现在中国人还看不清楚,甚至不相信,但美国人从中却受益良多,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最高级玩法,中国人还是小学生,需要一两代人才能明白。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

相关文章
- 徐斌:中美经济博弈背后的制度差距20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