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02家央企99家盈利 6月份利润创历史新高
发表日期:2017-7-12 8:54: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们(央企)的业绩应该说是非常好,(6月)单月利润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会计师沈莹7月11日在国新办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
这一天,国资委向外界发布了中央企业上半年的业绩。102家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已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期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18亿元,增长15.8%;净利润5353.2亿元,增长18.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实现利润1596.7亿元,为单月利润历史最好水平。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盈利。
“我坚定认为国企正在进入新周期。”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央企经营形势有了显著好转,可能已经告别了长达6年的去产能、通缩和资产负债表调整期,进入了“新周期”的起点。
央企业绩好转是否说明了整个经济形势亦在走出底部?沈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表示各界对经济形势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国民经济会保持稳定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药方下,央企找到了解决问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将有利于保持增长态势。”沈莹说。
央企内核数据好转
沈莹通过效益结构的分析,发现央企上半年的效益增长协同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强,而这显示着央企内核动力确实真正在好转。
沈莹透露,央企利润有多种来源,但是代表核心竞争力和稳定性的还是主业利润,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主业利润占整个利润比重同比提高了4.8个百分点,主业利润增长贡献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在效益增量拉动过程中,并非只是靠石油石化、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效益提升,像一些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效益也在持续向好,因此她认为上半年的业绩是传统动能和新动能协同发力的结果。
据悉,去年的亏损大户都在今年上半年盈利,直接拉动央企整体利润的上扬。今年1-6月,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成品油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0.8%和2.1%,中央电力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4.4%,电网企业售电量同比增长6.7%,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9.1%,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6.6%。而航空企业、水运企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9.9%和5.3%。
沈莹还指出,企业规模扩张若不带来效益的同步增长,说明运行效率是有限的,因此她也特别关注了央企规模效益的增长情况:上半年央企规模增长速度是16.8%,同期利润增长速度是15.8%,规模效益是匹配的,且这个匹配度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好的。另外利润、净利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幅度也基本匹配,说明央企集团内部各类子公司的增长基础在增强。
央企上半年业绩为何大幅增长?
沈莹指出,PMI已经连续11个月在荣枯线之上,说明市场形势在转好。国家宏观经济的一些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都好于预期。国家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则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另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撑。
李锦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了决定性作用,这让央企连续9个月获得正向收益,也说明这个“药方”开对了,帮助央企走出困境。
据国资委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659万吨,重组煤炭产能1300万吨。
另外,各大央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领域。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科研、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搭建双创平台500多个,建设“双创”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区200多个,发起和参与基金超过200只,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秘书长彭建国则认为,不应忽视国企改革的作用,国企改革会调整央企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这有见效期,虽然见效慢但长效好,经过四年多的国企改革,目前改革红利正在慢慢释放出来。沈莹也认为,经过改革、调整和转型升级,释放了国企发展的动能和潜力,支撑了国企效益增长。
12家央企签订债转股协议
6月29日,国资委公告批准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7月3日,广受市场猜测的又一起重组主角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双双停牌,原因是涉及能源行业资产的交易。
在7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组话题亦成了媒体追问的焦点。沈莹表示,“国资委是否推进重组,注重看重组效果,能不能做到1+1>2,能不能达到重组的效益。”另外,决定央企重组的效果在于两大集团之间的文化融合难题以及业务退出的取舍,会涉及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难题,因此会更深入去评估重组的利弊。
外界曾担忧由于国资委给各大央企下达了稳增长的命令,因此会间接影响央企降杠杆的动力。沈莹表示,国资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央企业风险防范工作,防风险也是稳增长的重要基础。国资委对一些高负债企业实施负债率和负债规模双管控,通过预算、考核、薪酬、投资管理等方面联动,加大管控力度。
沈莹指出,今年以来国资委在降杠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推动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鼓励企业通过IPO、配股等方式从资本市场融资,改善资本结构,支持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企业通过存量的盘活,来筹集发展资金,尽量减少对负债的依赖。据其透露,今年上半年央企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超过1000亿元。
另外,债转股亦获得推进。沈莹称,国资委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办发〔2016〕54号)的要求,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业签订了框架协议。中国宝武、中国一重等一些中央企业的债转股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中央企业整体负债率保持稳定,债务结构在不断优化,同时偿债能力的指标在持续改善。随着改革各项措施的扎实推进和逐步落地,中央企业的财务结构会不断改善,风险应对能力会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
“央企总体负债率保持稳定,债务结构在优化。”沈莹指出。
李锦认为,以调结构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同步进行,正形成新的红利,直接促使央企获得9个月的正增长。新的周期苗头已出现,并越来越成熟,或应重新思考新周期下的改革措施。
这一天,国资委向外界发布了中央企业上半年的业绩。102家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已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期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18亿元,增长15.8%;净利润5353.2亿元,增长18.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实现利润1596.7亿元,为单月利润历史最好水平。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盈利。
“我坚定认为国企正在进入新周期。”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央企经营形势有了显著好转,可能已经告别了长达6年的去产能、通缩和资产负债表调整期,进入了“新周期”的起点。
央企业绩好转是否说明了整个经济形势亦在走出底部?沈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表示各界对经济形势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国民经济会保持稳定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药方下,央企找到了解决问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将有利于保持增长态势。”沈莹说。
央企内核数据好转
沈莹通过效益结构的分析,发现央企上半年的效益增长协同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强,而这显示着央企内核动力确实真正在好转。
沈莹透露,央企利润有多种来源,但是代表核心竞争力和稳定性的还是主业利润,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主业利润占整个利润比重同比提高了4.8个百分点,主业利润增长贡献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在效益增量拉动过程中,并非只是靠石油石化、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效益提升,像一些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效益也在持续向好,因此她认为上半年的业绩是传统动能和新动能协同发力的结果。
据悉,去年的亏损大户都在今年上半年盈利,直接拉动央企整体利润的上扬。今年1-6月,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成品油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0.8%和2.1%,中央电力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4.4%,电网企业售电量同比增长6.7%,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9.1%,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6.6%。而航空企业、水运企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9.9%和5.3%。
沈莹还指出,企业规模扩张若不带来效益的同步增长,说明运行效率是有限的,因此她也特别关注了央企规模效益的增长情况:上半年央企规模增长速度是16.8%,同期利润增长速度是15.8%,规模效益是匹配的,且这个匹配度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好的。另外利润、净利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幅度也基本匹配,说明央企集团内部各类子公司的增长基础在增强。
央企上半年业绩为何大幅增长?
沈莹指出,PMI已经连续11个月在荣枯线之上,说明市场形势在转好。国家宏观经济的一些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都好于预期。国家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则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另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撑。
李锦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了决定性作用,这让央企连续9个月获得正向收益,也说明这个“药方”开对了,帮助央企走出困境。
据国资委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659万吨,重组煤炭产能1300万吨。
另外,各大央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领域。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科研、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搭建双创平台500多个,建设“双创”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区200多个,发起和参与基金超过200只,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秘书长彭建国则认为,不应忽视国企改革的作用,国企改革会调整央企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这有见效期,虽然见效慢但长效好,经过四年多的国企改革,目前改革红利正在慢慢释放出来。沈莹也认为,经过改革、调整和转型升级,释放了国企发展的动能和潜力,支撑了国企效益增长。
12家央企签订债转股协议
6月29日,国资委公告批准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7月3日,广受市场猜测的又一起重组主角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双双停牌,原因是涉及能源行业资产的交易。
在7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组话题亦成了媒体追问的焦点。沈莹表示,“国资委是否推进重组,注重看重组效果,能不能做到1+1>2,能不能达到重组的效益。”另外,决定央企重组的效果在于两大集团之间的文化融合难题以及业务退出的取舍,会涉及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难题,因此会更深入去评估重组的利弊。
外界曾担忧由于国资委给各大央企下达了稳增长的命令,因此会间接影响央企降杠杆的动力。沈莹表示,国资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央企业风险防范工作,防风险也是稳增长的重要基础。国资委对一些高负债企业实施负债率和负债规模双管控,通过预算、考核、薪酬、投资管理等方面联动,加大管控力度。
沈莹指出,今年以来国资委在降杠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推动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鼓励企业通过IPO、配股等方式从资本市场融资,改善资本结构,支持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企业通过存量的盘活,来筹集发展资金,尽量减少对负债的依赖。据其透露,今年上半年央企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超过1000亿元。
另外,债转股亦获得推进。沈莹称,国资委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办发〔2016〕54号)的要求,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业签订了框架协议。中国宝武、中国一重等一些中央企业的债转股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中央企业整体负债率保持稳定,债务结构在不断优化,同时偿债能力的指标在持续改善。随着改革各项措施的扎实推进和逐步落地,中央企业的财务结构会不断改善,风险应对能力会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
“央企总体负债率保持稳定,债务结构在优化。”沈莹指出。
李锦认为,以调结构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同步进行,正形成新的红利,直接促使央企获得9个月的正增长。新的周期苗头已出现,并越来越成熟,或应重新思考新周期下的改革措施。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
相关文章
- 部分钢企上半年利润上市来“最优”2017-7-12
- 国资委:央企上半年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2017-7-12
- 上半年102家央企99家盈利 6月份利润创历史新高2017-7-12
- 上半年期货市场维持“黑旋风”主导格局 螺纹钢和铁矿石领头2017-7-12
- 上半年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铁矿吞吐量超去年全年2017-7-12
- 【央企利润】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18亿元 同比增长15.8%201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