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市场体系正加速完善。8日在首届中国碳市场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正在加速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未来将逐步扩大市场支持领域,推动更多种类的温室气体减排,支持和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这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即将迎来“双轮驱动”的时代。
2021年7月16日正式上线运行的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属于强制性减排交易市场。到目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具体承担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的这一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碳排放量最大的市场,当前市场正在推进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相关事项。
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上线两年多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显现。数据显示,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的碳价基本维持在每吨50元到80元左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截至2023年10月底,碳配额累计交易量超过3.8亿吨,累计成交额206.6亿元。
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碳排放数据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据了解,在国际通行的企业年度排放量“核算、报告与核查”机制的基础上,监管层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企业碳排放数据月度信息化存证制度。从效果来看,企业月度信息化存证的按期提交率,由开始时的不到40%提高到100%,月度碳排放数据质量审核发现问题数量也大幅下降。
此外,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的激励约束作用逐渐显现。尤其是碳配额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将减排责任落实到具体企业,推动企业普遍树立起“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初步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0%的重点排放企业都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碳资产管理,企业对碳排放管理的重视度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赵英民表示,中国的全国碳市场由强制性减排交易市场即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性减排交易市场即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同组成,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碳市场体系。
目前,作为继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后,又一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建设正加速推进。
此前,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愿减排相关机制。
赵英民介绍,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尚在进行中,市场功能还需进一步激发,覆盖行业范围亟待进一步扩大,参与主体也需要更加丰富,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决心坚定不移。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首届中国碳市场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主办,大会以“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设置了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与会嘉宾围绕碳市场建设、国际市场合作以及促进绿色投资等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新华财经 陈云富 王默玲)
- 自愿减排市场加速推进 全国碳市场将迎“双轮驱动”2023/11/8
- 河钢在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获佳绩 综合碳管理水平持续提升2023/11/1
- 聚“链”成“群” 地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2023/11/1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建设达到预期目标2023/10/30
- 9月全国碳市场和区域碳市场配额合计成交25.12亿元2023/10/18
- 【企业动态】中建三局一公司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中202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