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以“碳计量助力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大会”在福建南平成功召开。会议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计量协会、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主办。来自全国“双碳”及冶金领域专家、学者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线上直播吸引超3.5万人次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干勇出席大会,并作《钢铁产业在“双碳”战略实施中的发展思考》主题报告。
干勇院士对当前资源能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促使发达国家重新回归、巩固工业化,矿产和材料是各国工业化的根基,其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气候变化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人类即将进入“新能源驱动”的新时代,电力和氢能将成为主要终端能源;当前科技和产业的国际竞争主要聚焦在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上,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将高度依赖新能源和储能。
他重点分析了工业化后期我国低碳冶金技术的需求形势,并根据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低碳冶金的创新技术发展路线:制定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数字化转型赋能;优化钢铁布局,鼓励发展短流程工艺;实施节能与降碳同步;用全生命周期理论研发产品;开发利用CCUS技术;研究推进氢能新技术应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变革
他还介绍了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业态预测情况以及面向2035年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化发展对标准化的重大需求,他呼吁建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体系,为我国低碳冶金的技术发展保驾护航。
面向“双碳”战略的实施,他指出首先要从战略层面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建设绿色钢铁联合生产运营一体化智能平台,以碳计量中心、企业物联网为手段,质量、环保、成本大数据分析为工具,通过政策优惠吸引优势企业和产能加入,分步骤实现产能协作、技术联合、采购联合、销售联合,形成优势产能的集约化运行管理,打造“钢铁发展创新联合体”。其次,要保障资源供应链安全,布局“南北两方开矿”,加大与周边国家资源合作,打造矿产资源“朋友圈”。最后,他认为推动氢能产业和分时分区电碳利用的合理分配,将有力推动全电社会的建设以及“双碳”宏大愿景目标的实现。(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